![]() |
![]()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2修正)》(以下简称《民诉法解释》)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以存储媒介进行界定,录音资料存在两种证据属性,即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录音资料属于电子数据,除此之外属于视听资料。
要使得录音资料能够作为有效证据出现在法庭审判当中,其取得的方式方法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录音资料本身需要没有瑕疵且完整。
1. 录音取得过程必须是在合理的场所进行,不可采取窃听的方式,窥探他人隐私,侵犯他人隐私权,否则取得的录音资料会因为手段违法而被排除。
2.对方的言论必须是当时真实意思的表达,没有受到任何的胁迫与威胁。
3.录音资料的内容需要具备真实性、连贯性,不可进行剪辑,需要以原始状态呈现。谈话内容的音质需要清晰,且对于待证实案件部分有准确、完整的描述。
因此,“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系不合法行为”应当理解为系对涉及对方当事人的隐私场所进行的偷录并侵犯对方当事人或其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并不包括在公共场合未经他人同意进行的录音,只要录音过程并未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亦未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其取证方式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就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民事再审程序中新证据的认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证据有以下几种。
(1)书证。
(2)物证。
(3)视听资料。
(4)证人证言。
(5)当事人陈述。
(6)鉴定结论。
(7)勘验笔...
·录音证据怎样才有效
录音证据怎样才有效
打官司打的就是证据,在书面证据缺乏的情况下,录音证据在很多案件中就成了关键。“录音”方...
![]() |
18036231135![]() ![]() 在线法律咨询 |
![]() |